语言表达啰嗦化背后的合理性

前些天写文对中英文做了一些对比,结合翻译中的感受,得出中文啰嗦化趋向的结论。但最近听“得到”里面一个音频,多少扭转了我的这种看法。

这个音频的标题叫做《怎样传递信息最有效》,其中举了一个非洲部落通过敲鼓传递信息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把简单的信息啰嗦化,比如把“别害怕”敲成“把你的心从嗓子眼放回原处,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把它放回原处”这么啰嗦的句子,也就是故意造成大量信息冗余。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啰嗦”和“重复”加深受众的印象,并避免潜在的误解。这一点在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中也能明显看出来。

文言文当然比较晦涩难懂,而且特别简洁,往往一个单字蕴含着复杂的含义,需要用白话文中的多个字词才能解释。因此在书面中使用文言文尚且能够清楚表达,但在日常对话中,就很容易造成歧义。

比如,如果中国人打招呼,用文言文差不多是“已食否”(我文言文不是很好,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但是白话文就可以是“你中午吃饭了没?”,其中加进去了“中午”这个时间段,也加进去了“饭”这个“吃”对象,另外还有“了”这个助词。

而这三个字其实都是没什么用的词,删掉对意思的表达没有影响。因为你下午问人家吃饭没,肯定不会是问吃没吃早饭或者晚饭,肯定是中饭,所以“中午”是废话;你问“吃”这件事肯定是问有没有吃“食物”,而这里的“饭”就是代指“食物”,所以“饭”也是废话;“了”就更是废话,我们平常用太多“了”了。

当然,你完全也可以用白话文问“吃了吗”甚至“吃没”,简洁度完全不亚于文言文,但问题就在于你问的太短,对方很可能完全没反应过来,或者没听清。而问“你中午吃饭了没”就更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以上是我对这则音频的理解。然而,这个理论似乎也只适用于口头交际,而非书面语。一个具备正常文字阅读能力的人,不会连“吃了吗”这三个字也看不懂。

而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今在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沟通的时候,所使用的很多都是文字,而非语音。在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非得打出一堆啰里啰嗦的话来了。你打“吃了没”当然比“你中午吃饭了没?”省事很多。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这两年感到中文太啰嗦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平常打字交流、做笔译乃至写博客,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我在保证表达效果的前提下,当然是希望能少打点字,一来自己省时省力,二来对于翻译文本来说,很多时候译文的简洁性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一方面,我提倡在文字沟通时做到简洁明了;另一方面,我也同意,口语交流时啰嗦一点也是有好处的。当然,书面语和口语在白话文中已经互相影响渗透太深,就拿我的这篇博文来说,很多字词都是完全可以删除的,对意思的表达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保持通顺,避免误解,我还是选择把它们打出来。

对于一名译员来说,啰嗦还是简洁和每个人的翻译风格有关,但起码心中要有一杆秤,要有基本的辨别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把完全无用的啰嗦当成是有用的啰嗦,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一个以前写过的不太典型的例子,非要把“蚂蚁上树”翻译成“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辛辣肉末粉丝),就有点这个意思。说这个例子非典型,是因为这样的意译也不是完全无用,但其实没什么必要,非要这样译的话,把它放在直译后面的括号里效果更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在译员拥有自由裁量权时应该采取的方式,而如果客户在翻译风格指南中规定了相关偏好,则以客户要求为准。

总之,具体的度还需要语言的使用者去具体把握,几句话很难说得清楚,以后有机会再举更多例子讨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