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腔也有它的合理性

刚才看到一篇有关苹果的新闻,新闻第一段引述了苹果前CEO的一段话,他说苹果“独特地融入奢侈品市场”。

按照很多人的标准,这显然就是个翻译腔,而所谓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奢侈品市场”。

这可能还不行,要加一个字,变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了奢侈品市场”。因为说的是已经发生的事。

至少如果你帮苹果做翻译项目的话,以我个人的经验,最后这个选项应该才是会被批准的译文——最好再用个成语,把“独特”改为“独一无二”,苹果的翻译团队就好这一口。

以前跟一个译员讨论所谓翻译腔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句话:你仔细去看现在从外媒翻译过来的新闻,哪个没有翻译腔?

对很多英式中文,人们或多或少都已经习惯了;再说,很多文字你非要完全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未必就是更简洁更透彻的表达。所以很多时候你说“翻译腔”,这本身就是个模糊的概念。

翻译腔的优势

很多所谓的翻译腔,对于读惯了中文原创文章的人来说,或者说,对那些对文字比较敏感的人来说,确实有一点不通顺的感觉,但它的优势也很明显:

一来,对译员来说省时省力。有人可能觉得你作为一名翻译,就为了省时省力,你的译稿都这么不通顺,你这不是不负责任,不是偷懒吗?

可是一方面,什么是通顺?很多时候,所谓的通顺只是,你习惯了就是通顺,你不习惯就是不通顺,而当大多数人都习惯的时候,就没有人说不通顺了,这和语法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如果将来真的有一天,机器翻译软件接管了翻译这项工作,翻译腔只会比现在多,而不会少。到那时,人们对翻译腔的接受度也会更高,更多所谓的翻译腔就不再是翻译腔了。

二来,从文本本身来看,在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意思的前提下,“独特地融入奢侈品市场”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奢侈品市场”简洁的多。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翻译腔只是语言演化的一种方式

当然,从翻译公司或者译员角度来讲,如果客户比较挑剔,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翻译腔”。而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看,很多所谓的翻译腔,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甚至很可能是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

语言本身就在不断的进化,不同语言之间也在不断地互相影响。就像老外现在也会跟中国人学说“Long time no see”这样的中式英语。

除了翻译腔以外,我们本身也在不断改造我们的母语。现在很多人说的话放在50年前或者100年前,那也是不通顺。比如,现在我们为了网络传播的考虑,会对一些表达进行某种“优化”,促使更多人点击或找到你的内容。

普罗大众才是语言演化的推动者

我昨天写的那篇《没见过比飞利浦剃须刀更差的售后服务》,严格来说,这个标题就是个病句,“剃须刀”怎么能和“售后服务”相比较?可我就是觉得这样的标题更有节奏感,显得更加简洁,在百度搜索结果中也更显眼,和“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错位表达也算是异曲同工。甚至对创译来说,这种错位反而能造就某种美感。

而如果是为了某个客户翻译或者撰写比较正式的文稿,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就要慎重了,可能还是以不被客户挑出毛病为更优先的考虑。

可是推动语言演化的恰恰不是这些客户,而是普通老百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