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质量受损于三种企业认知偏差

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多多少少都认识到了文案翻译质量的重要性。可是有些企业嘴上跟翻译公司或译员说翻译质量或翻译风格很重要,可具体到实践上,会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进而造成双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并对最终的翻译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有的企业说随便翻翻,结果译稿出来又吹毛求疵;有的企业嘴上说翻译重要,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言行不一;有的企业对翻译确实非常重视,但他对翻译本身理解有限,方向走偏了。而翻译这个东西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价格不同的人,翻译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企业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翻译质量。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这三种企业对翻译质量的认知偏差。

眼高手低型企业

有的企业客户拿来一个文件要翻译。比如中译英的稿子,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找英语母语者译员来做,宣传营销类文档和文学类文件的翻译尤其如此,但很多中国企业不愿意出比较高的翻译价格,所以他倾向于让翻译公司找国内的译员或者让自己的内部译员来做。

你要是问他对翻译质量有什么要求?他可能对翻译这件事缺少了解,想当然地说随便翻翻,你看着办就行。但是,真正等翻译结果出来,他又开始左比右比,吹毛求疵,搞得翻译公司或内部译员很混乱。这一点我在《中译英:不是我不会,只是你不懂》一文里也提到过。

虎头蛇尾型企业

有的企业是一开始显得特别重视,大张旗鼓地,又是什么翻译风格质量,又是什么术语表,让翻译公司和译员觉得他们对翻译质量和翻译风格特别看重。但是在你做翻译的过程中,对他们提供的术语翻译或参考资料提出一些疑问的时候,你发现他们的反馈就不太积极,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或者很不专业的情况,让翻译公司或译员真的是无所适从。

比如你对他们提供的某个专业术语的翻译有疑问,你写邮件问这个企业里的相关负责人,他也回复你了,结果你拿他的回复一看,发现他对这个专业术语的理解还不如你。这就很麻烦。又比如说,你把译稿交给他,他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一通改。改完了你一看,和他之前提供的术语表是矛盾的。你按照他的术语表来做,结果他说是错的。很让人头疼。

企业如果真的很重视翻译质量,一开始提供的术语表就应该是准确的,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弄一张表,还不如把术语的翻译交给译员去做。即便是发现有疏漏的地方,在翻译过程中也应该保持沟通,及时纠正。而不是同一个术语,今天我愿意这样翻,明天我愿意那样翻,显得很随意。翻译团队辛辛苦苦按照你的术语表翻译和校对,最后被你轻易否决,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而且经过这样一番,译员以后给同一家企业做翻译时,就可能有一些心理障碍,觉得这家企业的认真都是装出来的,根本就不懂翻译。但是企业本身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朝令夕改会对译员的新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损害翻译质量。

执迷不悟型企业

有的企业对翻译非常重视,可是对目标语言缺少了解,很容易导致方向走偏。比如像苹果、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它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特别高,一个空格、一个标点、一个单词的特定译法都会斤斤计较,还会提供很详细的翻译风格指南

但问题就是,这样的公司有时过于挑剔,就相当于把译员的手脚都捆死了。这个词一般是那么翻,但是在他这儿不行,你必须得这么翻,就算是不通顺也得按照他的语言风格指南来翻。这也很让人头疼。

作为国外公司,这些互联网巨头可能会受到公司内部人员或者外部翻译公司的误导,误导这些公司管理层的人可能本身是中国人,但他们对语言和翻译的理解未必是到位的。他们仅凭自己的语言偏好和一些想当然的看法,就给译员提供一大堆术语和风格指南。你按照他们这一套来做,翻译起来很累,译文读起来也很别扭。

所以有时候这样的约束是没有必要的,对译员来说也是很痛苦的过程。原来人家译员按照自己的方式好好翻译,既省时又能保证质量,你偏就不让,你偏要说这个句子必须得按照你的特殊方式翻译。结果造成译员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平常多得多,最终的翻译结果还不一定好。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年苹果官网在营销文案翻译上闹的笑话。这件事我一看就知道不是译员本身的问题,一线译员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他很可能提供了更好的译文。但是相关领导不接受,非让人家那么翻。比如对原文过于执着,不顾语言上的差异,非要直译。那译员没办法,只能那样翻译。这就怪不到译员。

总结

以上就是企业对翻译质量的三种认知偏差。企业不管是采用内部翻译还是去找翻译公司,对相关合作单位都要有足够的尊重,哪怕你怀疑某家翻译公司或者某个译员不够专业,你也应该尊重翻译这件事本身。如果你对翻译的了解并不多,却喜欢横加干涉、吹毛求疵,那么对双方来说都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并可能对翻译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双方也要保持适当地沟通,这一点也很重要。通过沟通,双方都能避免对翻译和项目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但有时候企业本身过于固执,或者不愿意去频繁沟通,就不利于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