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本地化应避免的四大误区

到今年11月11日,我做网站本地化相关工作就整整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给各种类型的网站做过本地化的工作,包括跨国企业网站、国企网站、外贸企业网站、政府网站等等。我发现在做大多数网站本地化项目的时候,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走入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把网站本地化等同于翻译

很多企业把网站本地化等同于翻译,包括大多数翻译公司,他们在写到网站本地化的时候,经常会罗列一些和翻译有关的准则,比如要保持术语翻译的统一,要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文化习惯等等。

可是其他翻译项目就不需要保持术语的统一了吗?相比网站策划、网站内容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术语统一在网站本地化中实在不能算是一项重点,甚至有时候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在网站内容中故意使用一些近义词或同义词来吸引不同用户。

误区二:以为有现成的完美解决方案

对于网站本地化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完美解决方案。如果你只向项目人员提供你的网址,他们也只能向你提供一个初步方案,这个方案距离完善还有很大距离。因为哪怕是同一个行业里的不同企业,它们的网站本地化方案也不应该是相同甚至相似的。

每家公司的价值观、行业地位、产品特征等等都不一样,这就会影响到网站本地化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提供这方面的丰富资料,以及最新的网站数据作为参考,以制订更适合的方案,并不断进行调整。

误区三:不提供足够的数据

很多企业没有数据的概念,或者不愿意向网站本地化人员提供网站的核心数据。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它们考虑到数据的保密性,只愿意提供网站一段时间内的大致数据,而不提供具体关键词的实时排名、网站的实时流量等等。

这就给网站的持续本地化,尤其是网站内容优化和网站排名优化带来很大困难。相关人员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网站进行粗浅的分析,并且很难验证其前期方案的实施效果,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误区四:工作流程过于繁琐

很多企业在对网站内容进行改动时非常谨慎,这对于特定网页的特定内容而言当然是必要的,比如网站首页标题的修改,企业Logo的修改,重要产品描述的修改等等。

但如果网站所有内容的任何改动都必须走一套繁琐的流程,或者必须经过多次邮件乃至会议的讨论,则会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也是搞错了工作重点。

网站本地化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及时实施解决方案,尤其是那些显然有利无弊的方案,并在一段时间内对网站进行持续跟踪和优化,而不是向领导或客户解释他们的所有想法和步骤。

这就好比厨师做一道菜,对他来说,放什么佐料,放多少量,都已经驾轻就熟,没必要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给餐厅经理或顾客审批,那样不但会把厨师累死,而且会打乱他做菜的节奏,反而做不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