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翻译有多少忽悠成分?

最近打开联想的Thinkpad,看到电脑启动时出现的“Lenovo”,就经常想起前段时间做的一个翻译,觉得不值。

话说那天一个认识不久的人来找我,说是请我帮他朋友翻译一个公司名称。我当然也乐意帮忙,三下五除二提供了几个选项,并且一一附加了说明。可是对方来拿译稿的时候,却满腹狐疑,怪我“没有直译”。

要知道那个公司名称就有四个汉字,如果直译的话,就是至少四个长长的单词做英文名,简直疯了。

我不得不举了大量的名称翻译案例,向他证明名字的翻译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回事。其中就包括联想的英文译名Lenovo。


就算之前没有专门查过Lenovo的来源,我也能猜到这是个生造词。印象中好像还是找的某个品牌设计大师起的名字,要是找我这个不知名的翻译做出这么个名字,恐怕难免又得费半天口舌,最后还不见得能被采纳。

平时给翻译公司做公司和产品名称的创译,也只是简单说明几句,说多无益。如果客户硬是理解不了,说再多也没用。更别提有的客户根本也不懂翻译了。

就像开头说的这位朋友,他所理解的翻译就是一字一句的直译,对品牌毫无概念。后来想想我急于证明自己的想法,竟也觉得可笑,何必呢?

你能指望所有翻译客户都懂翻译吗?不懂的人你解释再多,又有什么用?反而显得自己底气不足。

像名称的创译,本来费用也并不高,尽管它很能反映出译员的文化知识和语言审美。你提供一个好的译法,最后却可能输给一个恶俗的译法,你毫无办法。

所以如今我对这样的活也并不热心。除非有一天我能像联想品牌译名的创作者那样,凭借一个莫名其妙的生造词也能把客户忽悠到懵。这靠的可就不单单是翻译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