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人子弟:谐音法记单词的魔爪伸向少儿英语学习领域

今天在看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时,无意中看到文章下面的一个广告,广告标题是“宝宝轻松记500单词的秘密”,然后下面是一组漫画,每个漫画上方有一个中文词,下面是对应的英文单词,再下面就是这个单词的中文谐音。
谐音记单词手机app我看到这个广告非常吃惊。我早就知道有通过谐音联想记单词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也曾经尝试过,但是对我而言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效果,或者说我也不需要这样去记单词。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而且很容易产生各种副作用和后遗症,得不偿失。这种方法唯一的合理用途是,针对那些已经丧失语言学习天赋,又不愿意真正花时间学英语的成年人,让他们能突击记住数量有限的单词。 继续阅读“误人子弟:谐音法记单词的魔爪伸向少儿英语学习领域”

没见过比飞利浦剃须刀更差的售后服务

这篇博文和翻译没什么关系,但是,我想借这里发个声,因为我多次通过官方渠道申诉,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另外也是给大家提个醒。

去年11月1日,我从京东购买了一款飞利浦剃须刀,价格199元。从我买回来第一天起,这个剃须刀刮胡子就有疼痛的感觉,而且很多地方反复刮都刮不干净。

因为我从来没用过剃须刀,以前用的都是刮胡刀,加上我对飞利浦的印象还不错,所以我一直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到了今年6月份,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我于是怀疑飞利浦的刀头从一开始有质量问题。 继续阅读“没见过比飞利浦剃须刀更差的售后服务”

十三邀第三季:是时候说再见了

前几天偶然看到十三邀第三季第一集的预告片,说是过两天会上线。可过两天再看腾讯视频的相关网页,却发现“最新一期”仍是姜文。

后来好容易才在“第三季”的页面里找到张艺谋的采访。十三邀网页导航的混乱也正如其季度划分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怎么说,让剧迷们苦等三个月,总算是更新了,但首访乃张艺谋,让人失望。结果证明,也确实如此。 继续阅读“十三邀第三季:是时候说再见了”

被低估的智永

郭沫若和一些书法爱好者相信,《兰亭集序》乃是出自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之手,而非王羲之本人,并从笔法对比、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此不多赘言。

而对于智永本人,虽然也有不少临摹者,但总体知名度不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这样的大咖。甚至有人认为,智永的字过于中规中矩,而缺少创新。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智永用笔之精妙举世罕见。清代何绍基在《东洲草堂金石跋》对智永评价“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可谓一针见血。其中最重要的是“笔笔从空中落”,也就是他几乎每一个起笔都纤毫毕现而且方向多变,这和兰亭序一致,非常难做到。 继续阅读“被低估的智永”

特金会谈些什么

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特:金主席很高兴见到你!

金:Me too!

特:既然你英语说的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让这些翻译出去呢?

金:我小时候是去国外留过学,但是我的英语已经退化得很厉害了。

特:我是很认真地提出这个建议,因为你看,我们不远万里跑过来见面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够越过那些层层级级,亲自见个面,说些真心话。但是翻译在场,还是一道不必要的阻隔。而且翻译有可能泄密,可这又不是古时候,我们总不能把他们都处死。

(美国译员偷笑)

金:我能理解您的看法。但如果您觉得有必要的话,(指了指朝方译员)我可以对他做到那一点。

特:Oh, shit!你是在嘲笑我没有你的权力大吗?告诉你,我们的核弹分分钟就能灭了你的国家。

金:你是在威胁我吗?我的火炮分分钟就能让几万驻韩美军变成炮灰。

特:Oh,这是个不小的进步,你居然没提核弹,很有自知之明。

金:核弹是用来对付你们美国本土的!

特:你试试!

金:你以为我不敢?我一向说到做到!

特:Fxck!

金:你说什么!Fxck you!

特:别以为我不敢揍你!

金:你个糟老头子牛逼什么,一脚踹死你!

(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保安冲进来将其分开……谈崩了……)

记者见面会:

特:我们谈的很好,充分表达了各自立场

金:同意

从负责任的传统媒体到不要脸的新媒体要用多久?

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接触凤凰卫视,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接触了凤凰网,再后来了解到了凤凰网的艰难创业史,也感到佩服。

凤凰一直是一个权威中立的象征,凤凰网也基本继承了卫视的这一特征。翻看过去发的一些微博,我在13年的时候还称赞凤凰网的历史频道犀利: 继续阅读“从负责任的传统媒体到不要脸的新媒体要用多久?”

那个姓和名菜头的作家

我知道和菜头(英文译名Hecaitou,参见下图)这个人至少已有十年的时间,那时他是一个知名博客,他的博客上总是发表着长长的文章,我水平有限,是看不太懂的。

知道这位作家的缘由大概是偶然一次看到他辞去航空公司工作独自去北京闯荡的传奇经历,又或者更早。总之这很契合我当年从事业单位出走去大城市打工的经历,对我是一种鼓舞。

于是我把这篇文章转到了当时的校内网,也就是后来的人人网,并且附上自己的几句感言。可是当时的校内网还停留在“看看我现在多牛逼”和“看看我现在多好看”的层次。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同窗对我这种文艺青年,或者是很多人口中所谓的“伪文青”,大概是不屑于理会的。

后来发现,我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威廉唐同学经常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这位和大作家的文章。又后来发现,当时我膜拜的罗振宇先生动辄提到和菜头,说他的这位好朋友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

我再去找和菜头的那个名叫什么驴槽的博客,却找不到了。这让我很疑惑,对于我们这种网站迷(姑且这么称呼吧,毕竟我不是专业做网站的)来说,放弃一个权重很高的域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不过我总算找到他在微信的公众号。发现这家伙人气还真不低,每篇文章都有好几万的阅读量。而那些文章依然很长,让我觉得既啰嗦又晦涩,似乎总要把一个浅显的道理用深刻无比的论证来讲述。关于这点看法,不知道是因为我的水平有了提高,还是因为我停留在了以前的水平,可是后来我再没机会去验证了。

因为更让我疑惑的是,我找不出他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赚钱的方法。当时的公众号既没有打赏功能,也没有放置广告的功能。而原来的博客网站是随时可以放广告的。

我疑心微信找他这样的人气作者去公众号安家,抬高公众号的人气,而放弃原来的博客显然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能够解释我心中种种疑惑的唯一答案。

我把这个猜想变成和大作家某篇伟作下的评论,想得到他的某种确认,可下一分钟等我再去看自己的评论时,发现连文章也看不了了。显然,我触犯了和菜头的某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被果断拉黑了。

于是我再也无法欣赏威廉唐在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人气爆棚的哲理文章,而和菜头大概早就通过打赏和广告功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我多多少少能理解和菜头,因为我也是一个敏感的人,可是我不太理解的是,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捏死过一只蚂蚁了……

相关文章:“菜头”的正确英文翻译是什么?

最怕“误解”的叠加

最近从国外汇过来的一笔翻译款项出现了一点问题,被银行扣住,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打电话给开户行,银行女职员让我在手机银行上操作。

我发现根本操作不了,而且银行总部已经发短信明确让我找开户行解决。所以再次打电话解释,对方依然让我操作。这次我坚持说操作不了,对方让我念总部短信内容。我只好第三次念。

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些银行职员平时见了太多看不懂短信内容就贸然给他们打电话的人,但他们不听客户诉求就直接要求客户这样那样的作风,实在让人无语。

后来电话转接给另一个专门处理这件事的女职员,对方说要什么什么文件,给了我一个邮箱地址。后来证明这个地址是错的,我不知道是我听错了还是对方当时就讲错了。

总之我发的文件她们始终没收到,当然也就没给我回复。而对于国人缺少邮件礼仪深恶痛绝的我,自然而然地以为她们看到了没有回复。

于是今天再次打电话问情况,并且说明如果那份文件不行,现在可以提供另一份文件作为证明。可对方一直不给我说明的机会,不停打断我,于是我不耐烦了。

对方一开始似乎也搞不清楚到底收没收到文件。直到挂了电话后十分钟,对方才打电话过来说从未收到过我的任何文件。

于是我们重新确认了邮箱地址,发现我发错了地址。至此我对自己之前的不耐烦感觉到很抱歉,并且在后来的邮件中表示不好意思。

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那么不耐烦,仅仅是因为对方打断我说话?也不全是。跟从第一次电话开始的把客户的话当做耳边风,跟误以为他们不回复邮件也不处理事情都有关系。

联想到平时接触的很多跨国公司的翻译项目,它们强调客服的重要性,规定了客服中的种种细节,包括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处理,令人叹为观止。如果银行或者其他任何单位能够做到至少合格的客服,恐怕客户也会少很多的不耐烦,双方也就少了很多互相抵触。

当然我没做过银行职员,我不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也许他们面对着很多对现代通讯技术知之甚少的中老年人,因此已经习惯于对客户的很多说辞置若罔闻。

小道消息和老道消息

当小道消息三天前发布的最近文章,也就是上上篇发布的消息的阅读量才过一万时,老道消息昨天发布的最新文章的阅读量已经是四万多。我之前从未刻意去关注过小道消息的阅读量,但是对老道消息的这个阅读量,我却一点也不感到意外。顺便说一句,我大概有一年没有看小道消息的文章了。我对其主人Fenng没有任何成见,我也欣赏他的各种真诚的分享,他可能不是互联网行业的顶尖人物,但是他的分享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每个行业也都需要这样的人,来总结经验,启发从业者。

也许小道消息和老道消息并不具有什么可比性,前者相当于个人博客,充满个人特色乃至情绪化,而后者则更像是一份报纸,属于团队运作。

毫无疑问,相比成名很早的小道消息来说,老道消息借鉴了前者的名号,这种做法即便是在抄袭成风的互联网行业,恐怕也不受人待见。

但令人略感意外的是,老道消息的影响力日渐增长,甚至超越小道消息。这个结果居然也不令我觉得太意外。

老道消息文笔老辣却又处处透着真诚,尽管某些文章被公认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洗白文,却能保持总体上的说服力。

相比而已,小道消息更像是某种披着深层心灵鸡汤外衣的中浅层心灵鸡汤,他的文章似乎很有情怀,也能给人以启发。可看多了又似乎只是老调重弹,以至于有心灵鸡汤的嫌疑。又或者说,大家觉得即便是心灵鸡汤,又有何妨。

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大量新人涌入,即便是很多老人,也愿意认定某个人物不松口,这大概相当于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IP”,因此小道消息总能保持着比较巨大的影响力。又或者说,这个行业里任何一个有些地位的人物,只要愿意或者热爱每个星期写个一两篇的评论,抱着拥抱屌丝和批评巨头的准则,吸引一大批粉丝是绝无问题的。

至于你应该选择粉哪家,当然是你个人的决定,但从阅读量来看,时有新意的老道消息无疑更加成功。看来老调重弹总是不太讨喜的。

电信路由器设置好了上不了网怎么办

今天把电信宽带的路由器换了,原来用的是自己的路由器,感觉大材小用了,换成电信送的路由器。

按照原来的流程设置完了以后,怎么也上不了网,把猫重启也没用。

总感觉少了哪个步骤,可是看电信的说明书,也没少,而且电信路由器的安装引导也都完成了。

上网找也找不到答案,要说现在的搜索引擎真的是越来越难堪大用,垃圾信息太多。

后来找到一个帖子提到上网方式,我受到启发,在路由器页面中更改了默认的网络连接方式,输入宽带账号名和密码,这下总算是连上了。

记录在此,以防忘记。

妖言惑众:网络谣传小苹果抄袭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

前两天在一个微信群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俄罗斯的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演奏的正是风靡全中国的筷子兄弟的《小苹果》(小苹果歌词英译本)。视频的字幕里大义凛然地写着:小苹果乃是抄袭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云云……

连我这个身经百战的互联网老兵都几乎被骗了,但想想不对啊,没有听说过有关小苹果抄袭的传言啊。如果真是抄袭的什么列宁格勒交响曲,应该早就被爆料出来了,而不是等到今天。

今天工作之余想起这件事,就上网搜了搜,搜索得出的结论是:那则视频是假的,画面是国外交响团在演奏,而声音则是另一个交响团的演奏音频(很可能是哪个国内交响乐团的作品)。通过把画面和音频结合成一个视频,诬陷抹黑《小苹果》和筷子兄弟。

关于小苹果抄袭列宁格勒这则谣言的所有相关信息也都集中在今年9月份,也就是这几天,所以这则视频也是最近才发布出来的。而且这些信息全部发布在社交媒体,正规新闻网站无一报道。我特意听了列宁格勒,其曲调和小苹果完全不同,这一点也有网友指出,另外新浪博客《人到中年024的博客》也断定此视频为诬陷。

视频作者在视频字幕里痛心疾首,表示抄袭丢人,但实际却是故意欺骗观众,实在是令人发指。视频传播甚广,对筷子兄弟的名声当然是很大的伤害,但却无从追究,正所谓暗箭伤人。

最让我惊叹的则是人心之险恶。

English blog about Huai’an city

人到了一个新地方,都是新奇的,好像这个地方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不一样。哪怕是故地重游。

一年前回到淮安市,那时已经阔别四五年。这座城市变化比较大,原来画在图纸上的一些建筑已经矗立在那里。住处附近的街道也变得热闹的多。一些故人热情欢迎我回来,也有故人冷眼相待,大约是因为我们早无利益关系,可是为什么在我走后一直还保持联系,回来了却不理了,真是人心叵测啊。类似的情况在我当年跳槽去南京时也发生过,就是本来好好的,真在一个城市了反而冷淡了,所以我都习惯了。所以多换换城市,能自动筛选掉假朋友。

不管怎样,我还是以新奇的眼光看待着这里发生的一切。但这种新奇感就像恋爱的新鲜感,不知什么时候就几乎消失殆尽,以至于没有了继续探索的动力。

好在在我还处于新奇期的时候,有感于我曾经工作过的淮安政府英文网站停滞不前,作用依然极其有限,我建新站的热情被触发起来,一口气写了好几篇关于淮安的英文文章,发表在一个主题英文博客上。

后来生活趋于固定,新奇感褪去,也就没了更新文章的灵感了。

不过尽管文章数量和域名年龄远不及淮安政府网站,也偶有一些访客来访,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我几乎没有推广过这个网站,以至于我自己都快把它遗忘,连网站空间都是趁着去年的黑色星期五买的,仅仅花了一美元。

今天在此推荐一下,有兴趣的可以访问,关于淮安的英文博客:All things about Huai’an City

 

如此下去,锵锵三人行停播指日可待

后记:本文9月9日发表三天后的9月12日中午,凤凰卫视官微宣布锵锵三人行停播。媒体纷纷马后炮地分析停播之前的种种“迹象”。我的预测这么快应验,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巧合,因为我已经一年左右没有关注这个节目,对那些“迹象”也一无所知,但停播只是早晚的事。有人认为停播是上面的意思,但我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少一些阴谋论,多一些独立思考,世界会更加美好。我也相信文涛等栏目组成员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为证明此文发布日期的真实性,以下是百度快照9月10日的收录情况截图:

捕获



曾几何时,我也算是《锵锵三人行》的忠实观众。那大概是2011年到2015年这当儿,虽然不是每集都看,但时时想知道他们又聊些啥。忙的时候可能看得少些,但只要是吃晚饭的时候有些无聊,想看节目的时候,就会想起锵锵。

大概是从一两年前开始,不那么热衷了。看得越来越少,反而是看《总编辑时间》比较频繁。直到大约两个月前,因为政策原因,凤凰卫视的所有节目都不再在凤凰网播放,自然是想看也看不了了。

今晚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祥预感,这个号称凤凰台最长命,亦或是全中国最长命的谈话类节目,也许真的离停播不远了。

搜了一下微信公众号,发现有叫做“锵锵三人行”的号,可是竟然连认证也没有,不知真假。点进去一看,居然有窦文涛的祝福视频,浏览量也上万,看来不假。

可是偶尔才更新一条的频率,相比任何电视节目的公众号,恐怕也是太慢了。这也正像锵锵在任何社交平台的风格。

我猜锵锵的团队肯定不是没想过多多利用社交媒体,但也许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不敢大张旗鼓,只能低调行事。

如今,唯一的网络导流渠道凤凰网也戛然停止首页推送,锵锵的流量难免出现断崖式下跌。这种下跌在十几年前乃至几年前,也许都是窦文涛他们所不以为然的。据说当时台长要求凤凰卫视为凤凰网提供协助,那边还不情不愿。

锵锵的团队也许早已习惯了低调,正如窦文涛所抱怨的,播放时间都安排在深夜的冷门时段。可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过于低调恐怕就是慢性自杀了。播放量如果不高,就怕连嘉宾都不好请。

那些从锵锵走出来的大V,哪个不是早就有了自己的自媒体渠道,梁文道、马未都、叶檀、马家辉,并且都搞得红红火火。

就连窦文涛自己,都在某个网站开通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但是恐怕是因为宣传不够,投入不够,我都忘了到底是在哪个网站。

细想为什么连我这样的热心观众都逐渐冷落了锵锵,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如今人的注意力实在是太稀缺了,而且有了比锵锵更好的信息获取渠道。

曾经我还在替锵锵栏目组担心,万一哪天窦文涛不做锵锵了,或者临时出差,全中国究竟有谁能真正替代他呢?

记得有一次是央视跳槽过去的一个主持人代班,但效果不太好,网络评价也不高。

后来看了罗振宇的节目,我一拍大腿,这家伙就能替代窦文涛啊!如今想想,不仅这两人性格很不一样,不存在替不替代的问题。就算你让罗振宇去主持锵锵,也早已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了。人家罗胖的得到是做得蒸蒸日上啊。

当年罗胖在罗辑思维策划会里说的,脱口秀必须是单人对着镜头讲,还真就是这样。现在自媒体哪个不是这样?常年在央视接受业余主持人提问的局座,都开始了单人脱口秀的生涯。人们也愿意直视这些家伙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锵锵曾经自鸣得意的“铁三角”,在我最后看锵锵的记忆里,好像梁文道和许子东已经许久没有出现过。就连马家辉似乎也忙着闭关写长篇小说挑战自我去了。就算出现了,恐怕也难以恢复当年的收视辉煌。

他们三四个人形成的小气候,他们的谈笑风生、嬉笑怒骂似乎离这个时代渐渐远去。宁愿这变成一种回忆,却不愿其发生在当下。也许观众更愿意成为谈话的其中一人吧,而单人脱口秀正能造成那样的错觉。

锵锵三人行当然还是有一大帮铁杆粉丝,只要你想,永远都能有办法看到最新一期的锵锵。可是仅靠这一帮铁杆,能支撑锵锵在这个多变而快速的世界走多远?只能拭目以待了。



后记:这篇文字是2017年9月9日晚的一时感慨,写的比较乱。这里总结一下文章想说的锵锵三人行可能停播的三点原因:

  1. 单人脱口秀大行其道,三人对话的节目形式越来越不合时宜,而且越来越有老生常谈的味道;
  2. 锵锵三人行过于低调,观众注意力容易被其他节目夺走;
  3. 凤凰卫视网络播放被禁止,锵锵三人行失去唯一推广渠道。

相关阅读:锵锵三人行英文译名的无奈

淮安印象2017

淮安里运河
早晨的里运河

上次写了淮安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很多人读过。但那已是过去的淮安。

这几年淮安的变化不小。原来文中提到的那个大圆球早就被拆除了,那地方现在变成了一个转盘,但是印象中路边有围栏,步行过马路还是不太方便。

在我有限的视野看来,淮安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有三个:

一是有轨电车的开通。淮安的有轨电车虽然慢了点,但总算是有公共交通连接了老城区和开发区以及楚州,并且夜间也照常运行。要知道淮安的公交车晚上是不运营的。所以有轨电车很重要。

但是这个有轨电车也有争议。我听到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妨碍交通”,这话出自出租车司机之口,当时我坐在车上,前面发生了堵车,司机说有了电车,这很常见。但我自己开车却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我不常去老城区吧。翔宇大道这一块,红绿灯多了点,但路面开阔,没怎么受到有轨电车的影响。

再一个就是有些人觉得有轨电车的人力成本较高,因为每个路口都始终要有安全人员监督,否则容易出事故。但我觉得这也是没办法,毕竟淮安还建不了地铁。

所以,综上所述,有轨电车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变化是生态新城。这一块是淮安市政府新的办公所在地,自然也带动了周边房价的上涨,包括绿地、金奥等等,周边还在陆续盖别的小区。过去一两年内,附近房价有些暴涨,但入住率至今也并不高。大多数人买房都是为了小孩能上个好学校,但附近的好学校容量有限,现在是僧多粥少。

除了生态新城,由于淮安老城区拆迁不分房的政策,很多人也在经济开发区买房,带动了这一块的发展,多多少少也推动了房价。

但这一大块的房价,将来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如果说入住率总是高不起来,附近教育资源又跟不上,除了靠近市政府又没有其他推动因素,高房价恐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毕竟淮安作为三四线小城市,房价动辄一两万,也是虚高了点。

说句题外话,让小孩上好学校固然无可厚非,可是个人觉得也并非必要条件。我见过不少有钱人家花很多钱供小孩上好学校,最后成绩也并不如人意。况且淮安本来的学习压力就很重,花重金供小孩上学也在无形之中给小孩和整个家庭带来精神压力。归根到底,还得靠小孩自己。

有的家长认为上好学校有助于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结识好的人脉。这有一定道理,但也要辩证地看。好学校有钱家庭出身的孩子自然就多,会不会在各方面造成攀比心理?再者,总的来说有钱人素质较高,但为富不仁者也有的是,如果说学校里集中了一批纨绔子弟,又何谈好的行为习惯?另外相比大城市众多努力拼搏的中产阶级年轻人,小城市的中产阶级大多恐怕是追求安稳的富二代,那么这些好学校会不会因而缺少那么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呢?

第三个变化是市容的变化。原来我在政府网站工作时,总是看到有关“里运河风光带”的新闻,看照片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可能偶尔从实地路过,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现在里运河确实不错,干净、开阔、安静。

唯一的不足大概就是总会有人骑电动车和山地车从里运河旁边的小道上走,白天晚上都有,很影响别人散步,对小孩的安全也构成很大威胁。如果说你只是临时走一下,去河边钓个鱼,也未尝不可。但不少人是故意放着大路不走,把人行道当作车道走,这就说不过去了。

除了里运河,像文庙那一带的风景区,以及淮安古黄河湿地公园,也都弄得不错。

另外,提到不足,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热门区域外,淮安的很多地方仍然过于萧条。比如说,在生态新城和老城区之间的很多地方,明明附近有好几个小区,但是连个小饭店都开不起来。可见人口还是过于集中在有限的几个资源丰富的地方。

而在经济开发区的大部分区域乃至生态新城这样的新城区,软环境仍然有待发展。

比如说想在附近吃碗面,都找不到一家像样的面馆,基本上都介于比较难吃和很难吃之间,服务也只能用差来形容,实在让人无语。比老城区是差远了。像样点的饭店、咖啡馆也几乎没有。

自以为是

在淘宝上买了几十条白云金丝,买回来一看,颜色很浅,倒像是人工培育的黄化白云金丝,很失望。

问了商家,商家态度轻慢强硬,拒不承认发错了品种,而且根本不承认有黄化品种。我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假装不懂,发给他两种鱼的图片对比,他不以为然,百般狡辩。

我弄了一肚子火,跟他强硬起来,他怕我给差评,跟我道歉,还发誓说自己真的不知道有什么黄化的白云金丝。又说自己初中文化,打字慢,不是态度不好。

我看他态度诚恳,没再计较。

后来我发现那些鱼颜色又变深了,怀疑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不见天日,颜色才会变浅,而并非因为是黄化品种。

我把这事跟商家坦白了。他说鱼放在袋子里颜色就会变浅。

我们没再说什么。

我不禁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线下购物中,会是什么结果。商家一开始态度恶劣,我也不会让步,双方很可能吵得不可开交。而最后证明很可能只是一场误会。

而淘宝的评价系统就像悬在商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始终不敢过于造次。

一旦过了评价期,这些商家又故态复萌,开始漫不经心起来。我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淘宝购买商品15天后,商品出现问题,商家各种虚与委蛇,最后只能向淘宝官方投诉,勉强解决。

人性啊,没有制度的制约,就是这样可恶。

作为消费者,我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商家和服务人员,其中很多都很自以为是。他们不讲理,讲理也都是歪理。他们的自以为是和对顾客的轻视似乎已经融入血液中,自己还不这样觉得,总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也许他们遇到过不少自认倒霉的消费者,可是他们又怎能保证所有人都怂呢,他们就那么走运,永远碰不上硬茬?

总的来说,全社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一定是在逐步提高的。而各种服务和产品平台的完善,也让那些不良商家越来越容易付出该有的代价。

人啊,还是不要那么自以为是的好。

作为商家或者商家的一份子,不要以为自己处在强势有利的位置上,就可以把顾客耍的团团转。

顾客很多时候只是懒得跟你计较,你以为是你智商高人一等?就算顾客无能为力,你真的良心安吗?你想过顾客的感受了吗?你干那些缺德的事,不怕遭报应吗?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机器人般的完美女友

1

最近看了一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三观被刷新了。

其实也没看完,因为看到大概第7集,实在不能再忍受剧情的拖沓,于是放着新垣结衣的“盛世美颜”不顾,只想着快进看看这两人的结局了。

还好是快进了,否则后面分分合合,实在让人越来越没胃口。正常的情节,两人一起去度“蜜月”,大概也应该是彻底“坦白”了,可是人家男主人公硬是没有。 继续阅读“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机器人般的完美女友”

乌拉盖草原游记

蒙古包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乌拉盖草原,因为行程是亲戚安排的,所以我也没有特意去查,只是大概知道好像是狼图腾的拍摄地,知道来来回回要花三天时间,知道每天要坐三四个小时到五六个小时的车,其他就一无所知了。

结果去了之后,还是有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我之前没有正儿八经见过什么大草原,就跟大多数人一样,以为是“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实际上去看了,草基本上很短,草原也是高高低低,并不能看很远。

不过草短的原因,据当地人讲是因为近期比较干燥,降雨少的缘故。

九曲弯

另外,每天坐车的时间远远超过预计时间,达到12个小时左右。真让人崩溃。自从上大学时坐过几次长途大巴,就再也不想坐了。太无聊太受罪,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大个子,坐在这么狭窄的座位里是很难受的。

好在这次一行十几个人一起,还不至于像一个人坐车那么无聊。

另外,也没想到这个乌拉盖草原那么靠北,原来以为这里距离辽宁很近,谁知道我们是从内蒙的南部一直坐车到北部,而且有一段路况极差,据说本来是有好路的,但是那条路在修,所以只能走这条坑坑洼洼的路。这大概是我到达中国最北的地方了。

当然,最没想到的,还是旅行社和导游的厚颜无耻的嘴脸。以前我基本没有真正跟过团,即使跟过也都是一天之内的短途。这次真是令我开了眼界。

导游是个90后,而且疑似是没有导游资格。但蛊惑人心的本领,不是一般的90后所能及的,看来干这一行也有些时间了。

他们旅行社也是不把游客的安全放在眼里,第一辆车还没出发就坏了,临时派了辆替换的车,前窗玻璃都要碎了,车况极差,后来路上也是状况不断。一会儿陷沟里了,一会儿爆胎了。后来游客发现原来这辆车今年都没有年检,怀疑是报废车。总之很折磨人。

车里有几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无所谓,能玩就行,但不少老年人和小孩被折磨的够呛,包括我们自己家的几个小孩。每天五六点钟起床,然后就是各种赶行程,大部分时间是在车上,饿了就吃点零食,困了就在座位上眯会儿。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

遇到这样的导游和旅行社,不出什么状况倒好说。出了状况,简直能气死人。

一个24岁的小伙子,心术不正到最后让整车老老少少气愤,我看这份工作,他就算是赚再多钱,如果坏了良心,恐怕将来有得他受的。

去乌拉盖草原还是推荐自由行,也就是坐火车到通辽市霍林郭勒的珠斯花站(霍林郭勒站目前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在那里租车开过去,据当地人讲是每天400元;如果不会开车,也可以叫出租车,据出租车司机讲是每天500元随便玩。

如果不想自由行,也是应该找一家报价不过低,行程安排不过紧的旅行社,同样最好也是先乘火车到通辽,否则坐大巴过去太累,而且不确定因素多。

鱼缸缸壁上的绿藻怎么清除

鱼缸只要有光,不论是太阳光还是鱼缸灯光,都会有绿藻/绿苔产生,时间快慢的问题。阳光照着绿藻长得快,不那么亮的灯光照着就长得慢。

绿藻(英文翻译:green algae,或简称algae)这个东西,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养金鱼的话,搭配绿藻还是比较好看的,养其他鱼就未必了,满缸壁都是绿藻,不太美观,有点邋遢的感觉。

除绿藻,很多人推荐黑壳虾除藻。但其实不是太好的选择。

黑壳虾虽然也吃绿藻,但是要等到缸壁上有相当厚的绿藻才行,如果只是薄薄一层,人家不如去吃鱼食残渣或者像丝藻那种更容易啃的藻类了。

所以在鱼缸里放黑壳虾吃丝藻都其他藻类可以,但是除绿藻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另外如果缸里有斗鱼、虾虎这些猛鱼,黑壳虾两三天就会被合体光。

更好的选择是田螺或者螺蛳,这玩意除藻效果不是盖的,速度快,但是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我之前在80的大缸里放了二三十只田螺和螺蛳,但是陆陆续续一大半都死了,因为缸里的绿藻供应不上它们。相反,放在阳台小缸里的螺蛳由于绿藻充足,都活得很好,还下了小螺蛳,这些螺没日没夜都在啃绿藻,把部分缸壁啃的干干净净。另外,阳台小缸里没有虾虎,绿藻又比较厚,黑壳虾没事也在缸壁上啃。

所以,如果鱼缸光线不是太强,就不要放太多田螺或螺蛳,放10只左右就行。不过就算是死在缸里也没什么,只要缸里有鱼或虾,处理个田螺不是什么问题。



注意田螺/螺蛳进缸前用盐水泡二十分钟左右,防止有水蛭,也就是蚂蟥。蚂蟥一旦进缸,会很麻烦。放适量盐就行,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就跟烧菜一样,田螺没那么娇气,只要盐不太多不会腌死。包括刚开春的田螺也要用盐水泡,别以为冬天没有蚂蟥。

另外,苹果螺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种螺据说繁殖起来特别快,所以我很少把两只苹果螺放在同一个刚缸里。喜欢苹果螺的可以试试,这种螺很好养,生命力很顽强,一点也不比原生的田螺差。唯一的缺点是不要和虾虎这样的猛鱼一起养,否则会被吃掉。

至于说其他螺,像什么钢帽螺、斑马螺,这些都属于汽水螺,养几个月就会死,还是不要浪费钱了。

还有一种螺体型大,生命力强,也很能吃,就是黄金螺,但这种螺也不推荐养,原因是它胃口太大,太凶猛,会啃各种水草,甚至还会抓小鱼吃,而且产的卵很恶心。

另外像蜜蜂角螺(杀手螺)会吃其他螺,就更不推荐了。

螺类啃不干净的地方,就只能配合手动来刷了。

刷鱼缸绿藻,如果是小缸,直接用牙刷就行,如果是大缸,可以购买长柄的鱼缸刷,我买过普通的布刷和刮藻刀,但是刮藻刀效果不好,也许是因为刀口不平,根本刮不下任何东西。

但是旮旯角落的地方刷不到,就只能靠田螺/螺蛳来啃了。

除了田螺/螺蛳,原缨口鳅等鳅类也能帮忙吃绿藻。这种鳅饭量很大,没事就到处岗来岗去,吃鱼食残渣,吃缸壁上的绿藻/绿苔。

中国新闻网比凤凰网和网易新闻差在哪里?

中国新闻网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媒体,像凤凰网、网易新闻这些网络媒体的很多文章都转自中国新闻网。

而且中国新闻网很正规,不会发一些无厘头、标题党的内容,更不会发文不对题的垃圾内容,至于说无聊的娱乐八卦和香艳的图片,也是很少,而这些内容在凤凰网、网易新闻这些媒体都是随处可见的。

可是为什么中国新闻网貌似还是干不过私营的互联网公司呢?我看了一段时间中国新闻网,发现问题其实很明显,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改进,也许是事业单位的体制所决定的。

这让我想起原来在政府网站工作,很多问题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但其中大多数问题我提了三四年还是没有改观,只能说无能为力。这类问题在商业公司半天就能改完,但是在事业单位,比登天还难。

目前看到中国新闻网最大的问题就是评论问题,点击发布评论后,你是看不到自己的评论的,评论要审核,而且我的评论似乎从来就没有通过审核,因为我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审核结果的通知。可是我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带有敏感字眼的评论,所以这个问题对用户体验影响极其恶劣。

相比较,网易新闻最大的特色、最吸引用户的就是它的评论,很多人去网易看新闻就是为了看评论。现在的新闻当然是讲究互动的,你不让用户评论,只让用户看新闻,这和传统媒体的报纸有什么区别?

而凤凰网评论虽然做得也不好,但人家凤凰网没有底线啊。每天所有版块就都是带有性暗示的美女图片,也能吸引一大批用户啊,而且人家凤凰网还经常发一些文不对题、莫名其妙的新闻,为的就是让你用户点击,他们编辑好拿绩效奖啊。

在这方面,中国新闻网当然是很有节操的,人家不愧是事业单位背景,从来不搞这些花哨,就老老实实做新闻,这是很值得鼓励的。

但是在认真做新闻的同时,能不能也稍微改进一下用户体验呢?

另外,中国新闻网有一个技术细节让人无语,其不带WWW的chinanews.com域名竟然打不开,没有跳转到www.chinanews.com,这对用户体验和网站权重都不利。

几种不推荐在鱼缸养的中国原生鱼:光唇、餐条、黄黝、刺鳅、沙塘鳢等

2019/3/17后记:一两年前写了这篇文章,那时有了一个大鱼缸,实验了各种原生鱼英文翻译:Native fish in China),最后写了这篇文章,仅供参考。不过我不是专业养鱼的,我是做翻译和本地化的,所以后来又写了篇有关原生鱼名称翻译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参考:黄颡鱼等中国原生鱼的名称如何翻译?

光唇鱼

光唇鱼

这种鱼又叫溪石斑鱼,长得很像热带鱼,所以不少原生鱼爱好者会喜欢养。但是我养了一年,怎么也爱不起来,这种鱼实在太讨厌,最后没办法,30条左右的光唇鱼先后全部放生。但愿它们在江苏也能像在老家浙江一样繁衍下去。

说这种鱼讨厌,首先是抢食太厉害,只要有光唇鱼在缸里,其他任何鱼在抢食方面都只能甘拜下风。光唇鱼实在是反应太快,速度太快,其他鱼只能望尘莫及。

而且这种鱼嘴又泼,什么都吃,普通鱼食、红线虫、黑壳虾,能吃的它都吃。问题是,如果它吃了红线虫,就会长得很快,一旦个头长大,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其他鱼,没事就去怼缸里的其他鱼。



虽然说虾虎鱼(英文翻译:goby)不惧它,但无奈它反应太快,我养了一年多只见到有一条较小的光唇鱼被咬断过尾巴,其他的从未被咬过。

如果你决定放弃光唇,你的头疼才刚刚开始,你想把它们从缸里捞出来,绝对比捞任何鱼都要难上百倍。它们除了反应快,而且特别擅长躲避,缸里如果有石头,就只能把石头全部搬出来,才有机会捞到它们;缸里如果有水草,它们就会阴在水草下面,你找半天就找不到。我是最后放了个玻璃瓶,拿着鱼捞跟着撵,等它们一个个不小心钻进玻璃瓶,然后一把封住瓶口,才有机会把它们抓住。为什么没在瓶子里放鱼食?试过,但这鱼不进去,都被斗鱼吃完了,所以说这鱼太精,只能在捉的过程中等它们犯错。

有人说它是比较欠揍,但是好看啊。我告诉你,其实真正养起来,也没多好看。虽然它们有着像热带鱼一样的花纹,但是由于体色偏黑,游速又较快,放在缸里花纹并不明显。你想要花纹,不如养条纹小鲃(英文学名:Puntius semifasciolatus),颜值绝对比光唇高。

餐条鱼

餐条鱼

餐条鱼比较常见,在大河河边的水草里,随随便便就能捞到。

白光闪闪,身如柳叶,但是放到鱼缸里就只能看到一道光了,因为游速太快,所以观赏性并不高。

好在这种鱼你想放弃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游得快,但不善于躲藏,拿个大点的网子很容易就能捞到。

黄黝鱼

黄黝鱼

这种鱼长得比较特别,颜值也还可以,长得像虾虎。但不如虾虎好玩,另外抢食不太行。

黄黝鱼放在缸里一段时间后,会主动浮到水面等你喂食,但如果缸里还有其他鱼,尤其是斗鱼这样的上层鱼,黄黝鱼就有很大几率会饿肚子,可怜兮兮的,原因是反应慢,这也许就是很多人误以为黄黝鱼不吃活食的原因。

另外黄黝鱼没事就仰着个头等你喂食,没什么观赏性。

刺鳅(英文学名:mastacembelus aculeatus;其他英文翻译:lesser spiny eel)

刺鳅

刺鳅又叫刀鳅,因为身体花纹特别,所以有人会喜欢。养起来也挺好玩,互动性较强,你一到鱼缸旁边,它就跟着你走,喂习惯了一点也不怕人,你用手拿它都能拿起来。

但如果你的鱼缸里有小型鱼虾,强烈建议不要养刺鳅。

一个中等体型的刺鳅就足以把你缸里体型较小的虾虎全部消灭光,另外缸里不论体型大小的虾也会被全部消灭,甚至连稍小一点的龙虾都不能幸免。我的鱼缸里原来有一些体型较大的虾用来清理食物残渣,连成年子陵虾虎也奈何不得,其中最大的一只有10厘米长,但最后被刺鳅团灭。所以慎重!

沙塘鳢(英文学名odontobutis obscurus)等其他鱼

沙塘鳢

其他像沙塘鳢(虎头呆子)和黄颡鱼(昂刺鱼)也不建议养在鱼缸里,这些都属于中型猛鱼,一旦体型超过缸里的其他鱼,会将其全部合体,包括虾虎鱼中体型最大的子陵虾虎。

而且这些鱼吃了活食长得特别快,我养过一条幼体黄颡鱼,一开始在缸里捡捡漏也没怎么长,后来我放了一些秀丽白虾进缸,过了一天两夜,这鱼足足长了1.5厘米,体型扩大将近一倍,简直是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