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机器翻译解决低端市场,人工翻译解决高端市场

这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喜欢跟外国人搭话的东北人(baqizidi),用着无比蹩脚的东北口音英语跟外国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大聊特聊,把我乐够呛。

比如说他想问一个外国人:你来中国多久了?他的英语表达是:You come to China how many years?

初中生水平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病句,考试你这么翻译,直接零分。但现实是,人家老外秒懂。 继续阅读“趋势:机器翻译解决低端市场,人工翻译解决高端市场”

说明书中的 allow 怎么翻译

最近在校对一个软件操作说明的翻译项目。其中经常提到XX功能“allows you to…”。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译员通通把allow翻译成了“允许”,即“XX功能允许你…”。

这样的错误很像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译员所犯的错误。其实即便不知道allow怎么翻译好,稍微动动手指查一下,应该也能找到更恰当的翻译。这里翻译成“允许”显然是不通顺的。虽说软件用户也许能够大概理解意思,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译法。 继续阅读“说明书中的 allow 怎么翻译”

谷歌翻译开始重视中国市场,有道翻译官还是别吹牛了

最近在做一个机器翻译的项目,今天就发现谷歌翻译升级了它的中文版页面(https://translate.google.cn/)。页面外观有了很大改变,其中增加了上传文档的按钮,下载手机app的两个安卓和苹果的按钮,以及屏幕下方的历史记录按钮。

谷歌翻译升级

不过这个页面目前处于不可用的状态,也就是说翻译不了东西。现在要想使用谷歌翻译,要去他的英文界面。还有一个奇怪的事就是,它的英文页面还是旧版的页面。也就是说,谷歌翻译专门为它的中文版更新了界面,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这个页面可能暂时还处于测试状态,相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刚好前两天看了一篇对比谷歌翻译和有道翻译官的文章,文章作者号称对谷歌翻译和有道翻译官还有其他一个翻译软件进行了测试。最后得出结论说,有道翻译官才是最好的翻译软件。 继续阅读“谷歌翻译开始重视中国市场,有道翻译官还是别吹牛了”

翻译腔也有它的合理性

刚才看到一篇有关苹果的新闻,新闻第一段引述了苹果前CEO的一段话,他说苹果“独特地融入奢侈品市场”。

按照很多人的标准,这显然就是个翻译腔,而所谓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奢侈品市场”。

这可能还不行,要加一个字,变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了奢侈品市场”。因为说的是已经发生的事。

至少如果你帮苹果做翻译项目的话,以我个人的经验,最后这个选项应该才是会被批准的译文——最好再用个成语,把“独特”改为“独一无二”,苹果的翻译团队就好这一口。 继续阅读“翻译腔也有它的合理性”

没见过比飞利浦剃须刀更差的售后服务

这篇博文和翻译没什么关系,但是,我想借这里发个声,因为我多次通过官方渠道申诉,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另外也是给大家提个醒。

去年11月1日,我从京东购买了一款飞利浦剃须刀,价格199元。从我买回来第一天起,这个剃须刀刮胡子就有疼痛的感觉,而且很多地方反复刮都刮不干净。

因为我从来没用过剃须刀,以前用的都是刮胡刀,加上我对飞利浦的印象还不错,所以我一直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到了今年6月份,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我于是怀疑飞利浦的刀头从一开始有质量问题。 继续阅读“没见过比飞利浦剃须刀更差的售后服务”

荒唐:拾荒大姐翻译质量秒杀大多数译员,却被建议考证才能做翻译

今早看到一则新闻,荒唐至极。一个拾荒大姐从92年开始自学英语,至今已有26载。这两年为了回击那些嘲笑她看不懂英文报刊的人,翻译了一本长篇英语原著小说,现在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先不管她翻译的到底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很多网友也这么觉得。但从报道来看,人家翻译得还相当不错。 继续阅读“荒唐:拾荒大姐翻译质量秒杀大多数译员,却被建议考证才能做翻译”

中译英:不是我不会,只是你不懂

当年刚做翻译的时候,听公司里一个前辈说他不会中译英,只会英译中,还很不解,心想英译中你都会,怎么还能不会中译英?

现在想想,其实不是他不会,只是我不懂。单纯地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英语专业的有几个真的不会?他说不会,意思只是说达不到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标准,或者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因为毕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意思,你是可以简单地或者绕着弯地表达出来,老外也能看懂一二甚至全部看懂,但那和通顺甚至具有文采却又是两个概念。 继续阅读“中译英:不是我不会,只是你不懂”

翻译软件:一个让人混淆但越来越清晰的名词

提起翻译软件,内行的译员和外行的非译员对这个名词的理解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两个译员沟通,A说:你上次用的那个翻译软件叫什么来着?B回答:哦,是Trados。

如果这句话被一个外行人听到,他十有八九会以为他们所说的翻译软件就是像百度翻译、搜狗翻译、有道翻译这样的在线翻译工具。

而实际上译员之间所说的“翻译软件”的正儿八经的名字应该叫CAT软件,全称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即计算机辅助翻译。 继续阅读“翻译软件:一个让人混淆但越来越清晰的名词”

译员水平高低分水岭之一:对背景资料和语境的思考和调查能力

很多人对翻译不了解,以为翻译就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尤其是的一些翻译客户,自以为懂一些英语,就把翻译这项工作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这种思想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国内翻译价格的过于低廉,从而间接阻止了优秀人才进入翻译行业,形成恶性循环。

而部分译员自己也过于强调翻译本身,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对稿件的背景资料和语境的思考和调查能力。具体来说,这涉及到译者的知识面、逻辑思维以及信息检索能力。 继续阅读“译员水平高低分水岭之一:对背景资料和语境的思考和调查能力”

我所知道的几种翻译社群

前两天博文里提到,中国事实上没有什么翻译圈。一方面,中国的翻译行业严重缺少交流,没有像样的平台,更没有氛围;另一方面,所谓的翻译圈,要么太Low,缺乏水准,要么太窄,不接地气。

今天就具体写写,我从事翻译工作十几年,所接触的那些翻译社群。 继续阅读“我所知道的几种翻译社群”

说说科大讯飞机器翻译造假这件事

这两天科大讯飞所谓的机器翻译抄袭人工翻译的事好像闹得有点沸沸扬扬的,事情大约是科大讯飞对人家会场的同声传译的声音进行机器识别,然后再用机器说出来,放到网上,误导别人说这是机器翻译。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翻译的公众号都对科大讯飞大加鞭挞,然后顺带地也引发了很多关于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讨论。整件事不管是看科大讯飞还是看所谓的翻译圈,都更像是一场闹剧。而且那些讨论也都充满了各种混乱的逻辑。对此我想说三点: 继续阅读“说说科大讯飞机器翻译造假这件事”

那些标榜自己正规专业权威的翻译公司真的如此吗?

最近我看了不少翻译公司的官方网站,发现一个很搞笑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翻译公司的官网,都在首页标题上标明自己是正规翻译公司、专业翻译公司,或者权威翻译公司。

这让我想起街上那些招牌上写着祖传祛痘秘方、祖传灰指甲秘方的店面。他们真的是有祖传秘方吗?或许有,或许没有,你很难去证实。有些时候,你想治一些疑难杂症,可能也只能去冒险试一下。但是至少你还是有一定的几率能够遇到真正有祖传秘方的店。而且所谓的“祖传秘方”,不管对方主观上有没有欺骗,至少这四个字是一种客观上的描述,至少他们没有说自己是“权威祛痘店”。

可是翻译公司呢?我和国内外的翻译公司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包括国内一些号称自己是十几年老店的一些翻译公司,他们有的还宣称自己和某某著名高校进行了挂钩,有高校的教授帮他们进行把关。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这都是骗人的。教授也不是什么领域的稿子都能做,再说一般教授哪有时间去给它们干这种活?它们的客户很高端吗?它们给译员的翻译价格很高吗?或者这个价格至少合理吗?并没有。相反,据我跟它们合作的经验来看,它们中绝大多数很难称得上是专业,权威就更扯淡了。

至于说正规。什么叫正规?那些不说自己是正规翻译公司的难道不正规吗?难道他们就没有在工商局注册过吗?难道他们的译员就都是随便从大街上找来的?他们的老板就都对英语或翻译一窍不通?所以你凭什么说你才是正规的翻译公司? 继续阅读“那些标榜自己正规专业权威的翻译公司真的如此吗?”

为什么英语专业毕业生没有Marketing Writer这个职业选项?

我们学英语或者学翻译的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Technical Writer这个职位。对于这个职位,我没有亲自做过但是我做过不少的技术翻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Technical Writer的工作内容。我觉得,Technical Translator and Technical Writer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那么对于Technical Writer新手来说,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的问题,也就是他本身不具备技术背景或者只了解一些基础性的技术知识。而说到营销翻译,就几乎没有这个问题。

那我就在想,为什么有Technical Writer,却没有Marketing Writer来针对英语或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呢? 继续阅读“为什么英语专业毕业生没有Marketing Writer这个职业选项?”

技术翻译将是被机器翻译淘汰的首个翻译工种

技术翻译让相当一部分译员望而却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技术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因为做翻译的主要还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文科生居多,他们本身不具备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思维。

尽管如此,他们做技术翻译,比大多数纯技术出身的人还是有一定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精通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英文水准并不足以翻译技术文档。比如说他们可能懂一些技术,但是,他们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语法错误,或者会错误理解一些常用的英语词汇。此外,即便他们有着比较深厚的技术基础,但是由于技术是在不断更新的,他们对最新的技术未必有多深的了解,因此,他们的技术性知识也未必能帮上多大的忙。 继续阅读“技术翻译将是被机器翻译淘汰的首个翻译工种”

语言表达啰嗦化背后的合理性

前些天写文对中英文做了一些对比,结合翻译中的感受,得出中文啰嗦化趋向的结论。但最近听“得到”里面一个音频,多少扭转了我的这种看法。

这个音频的标题叫做《怎样传递信息最有效》,其中举了一个非洲部落通过敲鼓传递信息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把简单的信息啰嗦化,比如把“别害怕”敲成“把你的心从嗓子眼放回原处,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把它放回原处”这么啰嗦的句子,也就是故意造成大量信息冗余。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啰嗦”和“重复”加深受众的印象,并避免潜在的误解。这一点在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中也能明显看出来。 继续阅读“语言表达啰嗦化背后的合理性”

翻译时不能听音乐不要查单词不能走神?伪经验!

今天偶然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是某个译员写的有关笔译的“经验”。其中提到不能听音乐,说有个同事因为翻译时听音乐被直接开除,还有谈到不要频繁查单词,说这样做只能说明词汇量太低。下面我就来一一驳斥这些伪经验。 继续阅读“翻译时不能听音乐不要查单词不能走神?伪经验!”

不要给专业译员太长的翻译风格指南

真正专业的翻译公司经常会为客户特别准备一份翻译风格指南(Style Guide),用来指导多名译员和校对人员在项目过程中保持用词风格、术语和格式等的统一。

有时也是应客户的要求这样做,因为有些客户会对自己的稿件有某种偏好,比如要求偏意译或者偏直译。

但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总体上我并不赞成制作过长的翻译风格指南,甚至可以将其删减至一两页即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继续阅读“不要给专业译员太长的翻译风格指南”

机器翻译的一大优势:不会漏译

Google Translate

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突然意识到“不会漏译”这个原来我不太在意的一点,是机器翻译相比人工翻译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以前提到过,机器翻译虽然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对特定题材的翻译,其质量和准确度甚至高于人工翻译。而校对机器译稿和人工译稿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不用担心机器翻译会漏掉哪段内容,当然我这里指的是谷歌翻译,其他的翻译工具我就不敢打包票了。

事情是这样,今天上午看到手机上有两个未接电话,打过去一问是快递,我说这两天没买东西啊,对方说是一个文件,说下午再送过来,随后就挂了电话。 继续阅读“机器翻译的一大优势:不会漏译”